“大师归来”之我校历史上最早的海归教授群体
——“岁月如歌·永恒的红色记忆”校史故事⑯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建设一流的大学,人才是基础,教师是关键。建校72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经法管领域的学科地位、学术实力、人才培养和社会贡献享誉全国,离不开一代代学人的艰苦奋斗和深厚积淀,得益于一支可持续、高水平、国际化的教师队伍作为强有力的支撑。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校就拥有一支学术实力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1952-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中,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等一批老大学的学者调入我校,有力地充实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领域的师资力量。
到50年代中期,我校的教授和副教授人数高达百余人,其中拥有海外经历的就有50多人,这在全国高校是不多见的。
这是我校历史上最早的海归教授群体
他们中的大多数毕业于海外名校,如美国华盛顿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等,受过较系统的欧美专业教育。大部分毕业于经济学、法学等专业,且学历层次较高,涵盖了本科、硕博士研究生及双学位。
如曾任任中原大学筹委会副主任的王毅斋教授、国民经济史教研室的吴澄华教授、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的曾还九教授、财政信贷教研室的吴义修教授、工业经济教研室的黄植尧教授、经济统计教研室的李燮棠教授均为经济学博士,国家法教研室的卢俊凯教授、法律系的薛祀光教授均是法学博士毕业。
其中有多位曾身兼政界、商界、学界数职,拥有较为丰富的实务经验和社会阅历,如财政信贷教研室的胡善恒教授曾担任过国民政府湖南省、广东省财政厅长、行政院会计长、中南区财经委员会委员、财政部专员等职,农业经济教研室的张人价教授曾任湖南省银行总行经济研究室主任,薛祀光教授曾受聘国际法庭顾问,在审判日本战犯中作出重大贡献。
这批海归教授大都在民国时期即已获得高级职称,拥有深厚的专业、学术造诣,有的更是某些领域里的名家和权威。进入我校工作后,他们潜心治学,专心育人,推动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工作的不断发展。
王毅斋教授:
他历任中原大学筹委会副主任、河南大学教授兼秘书长、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文委副主任、河南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盟中央委员、民盟河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曾昭琼教授:
法律系的曾昭琼教授是我国20世纪上半叶最早获得法学学士和留学日本的学者之一,其刑法学造诣在民国时期即已名满天下,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刑法学科体系的教学和研究,为我国法学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马哲民教授:
曾任中南财经学院院长的马哲民教授先后毕业于柏林大学的社会学专业和早稻田大学的政治经济学专业,长期讲授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发展史,著有《国际帝国主义论》、《经济史》、《社会进化论》、《社会经济概论》等著作。
朱剑农教授:
曾任中南财经学院副院长的朱剑农教授,较早地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劳动产品,不论是生产资料还是消费资料,都是商品,并指出了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亦有一定作用,被学术界公认为是“宽派论”的主要代表者之一。谭寿清教授:
货币流通信用教研室的谭寿清教授,对货币理论研究造诣颇深,其代表作有《货币与黄金》、《黄金并没有退出货币的历史舞台》等专著和论文,被称为“货币大王”。刘叔鹤教授:
经济统计教研室刘叔鹤教授的专著《中国统计史略》,填补了我国统计史研究的空白。
还有国民经济史教研室的吴澄华教授长期致力于经济理论方面的研究,曾历任大夏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大学、广西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国立师院等学校教授,有时会乘坐飞机在各校间往返,被称为“飞机教授”。
哇!太棒了!看来我们不仅要回顾和缅怀那段历史,梳理和研究老一辈学者的学术贡献和学术成就,更要铭记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品质,将这种学术精神和品格内化为学校基业长青的优秀基因,凝结成中南大人的精神品格。
学校历史上最早的海归教授群体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学校后半个世纪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与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了学校辉煌的历史,养成了优良校风和学风,培育了一大批卓越人才。
END
推荐阅读
喜迎党代会 · 奋进新时代④ | 党建引领高层次开放合作与人文交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
供稿 | 档案馆 校史馆
文字 | 徐警武 高斯
编辑 | 周泺茜
审崔桢桢